企业产生利润,个人股东“如何分红”?怎么做能将税负降低?
现代社会,创业过程中经常会发生投资入股、股权分配以及股权转让交易,而这些全部都涉及到税务问题。目前,按照个税规定,个人股东获得企业分配的股息、红利时,依法需要缴纳20%的个人所得税。因此每次年底股东分红的时候,表面上数字很可观,可是扣税之后缩水却很大。
企业产生利润,个人股东“如何分红”?怎么做能将税负降低?
那么,如何来合理进行股东分红税收优化呢?
在我国,因为东西部发展不均衡导致很多地区经济跟不上,贫富差距比较大,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一直是国家的重要战略目标。一个地区企业的增长数量往往能影响到该地区GDP的增长,对于西部地区而言除了本土企业,涉及到招商外地企业就比较困难,因为当地可能没有好的资源环境、便利交通、市场能够吸引到企业,这就使得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一直处于一个难以提高的水平。但近几年,西南地区的部门响应国家号召,出台了各项招商引资的政策,其中对于企业税收来讲重要的就是总部经济税收优惠政策
总部经济税收优惠政策在于对入驻享受政策的企业提供非常好的税收筹划环境,帮助企业合理合法减轻税收压力。例如在我们园区成立个人资企业即可享受核定征收,核定所得税为开票金额的2%,综合税率也只有5.15%,是各种缺乏成本费用的服务行业进行税收筹划的好办法;
总部经济增值税企业所得税财政扶持返还(返还地方留存20%~70%)
个人资享受核定征收(服务业10%商贸业5%建筑业7%)根据自身公司的情况来进行方案定制
企业产生利润,个人股东“如何分红”?怎么做能将税负降低?
价格转移模式
假设海南XX公司为一般纳税人(下称A公司),年收入为2000万元,费用支出在1000万,利润为1000万元,通过设立个人资企业(下称B企业),将A公司的利润中的500万元转入B企业,具体节税效果比较如下:
企业产生利润,个人股东“如何分红”?怎么做能将税负降低?
分析:不管B企业为小规模或者一般纳税人,其所承担的增值税税额A公司都可以用来抵扣,等于是A公司应该承担的增值税部分的转移到了B企业,所以B企业实际担负的税额只有个税的10.44,那么算下来的税负10.44/500万=2.1%,B企业相对于A公司节约税款为:200-10.44=189.56万元,节税比例高达:189.56/200=94.78%。
业务转移模式
假设海南XX设计有限公司为服务业小规模纳税人(下称C公司),可计算的各项运行成本和费用在200万,利润300万。现在成立XX设计事务所(下称D企业),并把相同的业务通过D企业来操作,下面来比较两种方式的节税效果:
企业产生利润,个人股东“如何分红”?怎么做能将税负降低?
分析:通过计算得知D企业的综合税率为:25w/500w=5%,而C公司的税负则高达:134.56w/500w=26.91%,D企业相对于C公司节约税款为:134.56w-25w=109.56w。节税比例高达109.56w/134.56w=81.42%
企业产生利润,个人股东“如何分红”?怎么做能将税负降低?
这就是经过我们的规划,能节省的税收比例,你看明白了吗?纳税筹划作为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节约成本方面作用非常明显。企业或高收入者运用好这些税收优惠政策不仅节约了税负,还能提高企业竞争力与经济活力及个人收入。各股东、高管和财务人员都应高度重视。
查看全部介绍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