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
欧盟美国有机食品认证 |
面向地区 |
全国 |
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一个重要支撑点,特色小镇是以产业集聚为核心的创新创业平台,对提升我国城镇化质量和促进城市与区域协调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从城镇化格局看,特色小镇是有效促进形成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的重要抓手,是优化人口流动与分布格局的重要驱动力量;从乡村振兴和城乡融合看,特色小镇具有承担城乡融合发展的天然区位优势,可以有效发挥战略支点作用,带动乡村实现振兴发展;从产业转型升级看,特色小镇可以通过特色资源的集中化开发,形成特色产业集群和创新创业平台,产生经济增长新动能;从文化传承与创新看,特色小镇是彰显历史文化资源魅力,打造文化旅游体验目的地,促进文化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有机载体。
从镇区人口规模的分布特点来看,规律性不是很明显。沿海地区和内陆地区都有人口大镇,也都有人口小镇。沿海镇区人口规模大的镇是浙江省温州市乐清市柳市镇16.01万人,小的是广东省肇庆市高要区回龙镇888人。内陆镇区人口规模大的镇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八师石河子市北泉镇9.74万人,小的镇是西藏拉萨市尼木县吞巴乡300人。127个镇(5个数据缺失)的镇区人口平均规模是2.74万人。
辖区面积大的是呼伦贝尔市额尔古纳市莫尔道嘎镇9384平方公里,小的是黑龙江大兴安岭地区漠河县北极镇26平方公里,平均镇域面积255.85平方公里。从空间分布特征看,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的镇辖区面积规模较小,湖北、西藏和内蒙古、西藏和新疆、云南等地区的镇辖区规模较大,但特征不是很明显。
从各方面特征来看,127个入选的特色小镇的差异性明显,展现了我国各种类型的小城镇特征,但的差异性同时也是我们当下小城镇发展面临的大问题所在。贫富差异、地形差异、规模差异、区位差异、文化差异等都使得国家和省级层面的政策制定困难重重。即便是当下的浙江省特色小镇建设经验(产业小镇,供给侧创新)而言,能够学习复制的省份和地区也是非常之少。因此,“因地制宜,产城融合,探索创新”虽是老话,但对于当下的小城镇规划、建设和发展而言,仍然是受用的。
苏绣小镇位于苏州市高新区镇湖街道,以创意创业、历史经典为产业定位,建成了“中国刺绣艺术馆”、“绣品街”、“镇湖苏绣艺术展示中心”等刺绣文化载体,解决了镇湖苏绣从生产、展示、宣传、销售、配套服务等一系列问题,为镇湖苏绣产业化的迅速形成提供了强大的基础。
小镇目前有完善的配套设施,规划了综合公共服务平台和企业社区服务平台,已有镇湖中心小学、镇湖卫生院、自主创业服务中心等科教文卫配套设施,并且建设了一个住宅面积约5.8万平方米,为刺绣人才提供居住场所的智慧社区。镇湖有着恢弘的苏绣产业人才队伍,现有工艺美术师56名,中初级职称绣娘245名。14名省工艺美术大师,8名省工艺美术名人。镇湖家庭收入75%以上来自刺绣,刺绣经济的发展壮大,还使镇湖从过去的“接包”加工刺绣产品转为“发包”,带动了周围乡镇大批农民的就业,为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开拓了新空间。
镇湖作为苏绣的发源地,拥有8000绣娘,以苏绣创意、生产、销售和人才的集聚为基础,以2200多年的刺绣文化为内涵,以省级旅游度假区和4A级景区为依托,打造一个生产、生活、生态相融合的集创意创业和历史经典为一体的中国苏绣小镇。
丫山小镇位于江西省西南端、大余县城东10公里处,交通便捷,距汽车站、火车客运站仅10分钟左右车程,距赣州黄金机场50分钟左右车程。这里拥有国家4A级旅游景区丫山景区和江西省乡村旅游点丫山乡村生态园。
依托的生态、旅游、文化资源优势,大余县高标准规划建设,运动休闲主题,着力将丫山打造成地方特色浓郁、体育元素、旅游要素显著,具有丰富文化内涵和良好市场效应的运动休闲小镇。目前,小镇了建成了体育馆、越野赛道、训练基地等基础设施,三年来累计举办31类、300余次运动休闲活动,参加人员超过120万人次。
未来,小镇继续以体育产业为核心,大力发展文化、养老、体育旅游、运动康复、体育培训等产业,实现运动休闲与城乡建设融合发展,一二三产协调推进。
————— 认证资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