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
安徽仪器校准,淮北仪器校准,涪陵仪器校准,江苏仪器校准 |
面向地区 |
全国 |
、设备简介
PE EnVision 2105 多标记微孔板检测系统,主要用于在微孔板上进行光吸收、化学发光、荧光、时间分辨荧光、AlphaScreen以及荧光偏振等所有非放射性标记技术检测,具备的灵敏度、稳定性、和检测速度。
、设备参数与优势
EnVision多标记微孔板检测仪是目前检测速度快的高通量检测仪之一,所有检测技术都是模块化设计,用户可根据需要自由选取适合的检测模块,如以后有新的应用需求和通量要求,可以在用户实验室进行现场升级。作为行业的产品,在光路设计和附件配置方面均有到之处,为用户提供更灵敏、更快速、更灵活的检测体验。
1. 标记物特异的滤光片/二向色镜模块
EnVision多标记检测仪采用滤光片/二向色镜模块光路,其优势是把激发光和发射光完全分离开,避免了检测时的信号干扰,检测的准确性。所有滤光片/二向色镜均配备条形码,软件可自动识别,避免了手动选取光学元件时出错的可能性。
2. 四光栅检测光路
激发和发射均采用双光栅技术,在检测灵敏度的同时大大降低背景信号,可进行所用光吸收和荧光检测。具有全波长扫描功能,可确定待测物质的吸收峰值或荧光激发及发射峰值;具有很大的检测灵活性。
EnVision的滤光片/二向色镜与四光栅混合光路能大限度的兼顾检测灵敏度和灵活性,并提供快的速度和高通量。
3. 低背景的双检测器
EnVision的顶部检测光路采用全透镜模式,不借助光导器或是光纤束,检测速度更快、灵敏度更高。两个温度恒定的红敏光电倍增管(PMT)检测器满足FRET、LANCE、BRET、双报告基因等双发射同时检测分析的要求。
4. 超敏感化学发光
采用的检测器更靠近样品,立的光路设计有效避免相邻样本在检测时的交叉干扰,仅需更少的细胞就能获得比标准化学发光更高的灵敏度,使原代细胞、干细胞或难转染细胞的检测也不再困难。
5. 温度控制
温度控制覆盖整板区域,其范围是室温+2℃至50℃,并且在微孔板顶部有一加热部件,可有效防止冷凝问题。另外有针对AlphaScreen检测的温控模块,AlphaScreen检测过程的稳定性。
6. AlphaScreen
采用680nm激光源,立光路,立的PMT检测器,激发孔的同时检测后一孔,大大提高读板速度,实现高通量检测。
、设备应用
蛋白/核酸定量检测
1. 蛋白质定量
Lowrry法——蛋白质中含有酚基的酪氨酸,可与酚试剂中的磷钼钨酸作用产生蓝色化合物,颜色深浅与蛋白含量成正比,在650nm处检测吸光值,根据标准曲线计算样品浓度。
Bradford法——蛋白质与染料考马斯亮蓝G-250结合,在一定的线性范围内,反应液595nm处吸光度的变化量与反应蛋白量成正比,测定595nm处吸光度的增加即可进行蛋白定量。
BCA法——BCA(bicinchonininc acid)与二价铜离子的硫酸铜等其他试剂组成的试剂,混合一起即成为苹果绿,即BCA工作试剂。在碱性条件下,BCA与蛋白质结合时,蛋白质将Cu2+还原为Cu+,一个Cu+螯合二个BCA分子,工作试剂由原来的苹果绿形成紫色复合物,在562nm处检测,大光吸收强度与蛋白质浓度成正比。
2. 核酸定量
PicoGreen染料能特异的与双链DNA(dsDNA)结合,OliGreen能特异的结合寡核苷酸(ssDNA);双链λDNA或核苷酸溶于10 mM Tris-HCl(1 mM EDTA,pH 7.5)缓冲液,分别加入荧光染料,在激发光485nm、发射光530nm条件下检测荧光信号,核酸浓度和荧光强度成正比。
代谢研究
包括NADH检测、碱性磷酸酶、蛋白酶活性、双报告基因检测、细胞色素P450基因表达等。
1. 碱性磷酸酶检测
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广泛分布于机体各脏器器官中,通过水解磷酸单酯将底物分子上的磷酸基团去除,并生成磷酸根离子和自由的羟基,参与各种生化反应。BBTP是一种非荧光物质,当碱性磷酸酶去除其磷酸基团,得到的产物BBT可发出很强的荧光信号;因此,BBTP可作为底物检测碱性磷酸酶活性。检测灵敏度可达0.5 pg/孔(3 amol/孔)。
2. 双报告基因检测
报告基因是用来检测药物作用后细胞内相关蛋白表达水平或转录活性的变化的方法。双报告基因实验系统中,报告基因表达活力的相对改变与偶联调控启动子转录活力的改变相关,偶联到组成型启动子的第二个报告基因,提供转录活力的内对照, 使测试不被实验条件变化所干扰。本实验采用萤火虫荧光素酶,结合β-半乳糖苷酶(β-Gal)的双报告基因系统。先在微孔板中加入20µl样本溶液,再加入50µl荧光素试剂和50µl ATP,用检测仪检测1s,读取化学发光信号。然后在微孔板中加入100µl β-Gal底物,孵育15min后,于570nm检测吸光度。化学发光信号值与荧光素酶活性成正比,同时β-Gal变化趋势应与荧光素酶一致。
细胞周期、细胞毒性、细胞凋亡方面的研究
包括细胞活力、氧应激反应、细胞粘连、钙离子检测、CYP介导的药物代谢、ATP检测、蛋白质羟基化、Caspase-3检测等。
1. 细胞活力检测——MTT法
活细胞线粒体中的琥珀酸脱氢酶能使外源性MTT还原为水不溶性的蓝紫色结晶甲瓒(Formazan)并沉积在细胞中,而死细胞无此功能。二甲基亚砜(DMSO)能溶解细胞中的甲瓒,用酶联检测仪在490nm波长处测定其光吸收值,可间接反映活细胞数量。在一定细胞数范围内,MTT结晶形成的量与细胞数成正比。该方法已广泛用于一些生物活性因子的活性检测、大规模的抗肿瘤药物筛选、细胞毒性试验以及肿瘤放射敏感性测定等。
2. CYP介导的药物代谢
细胞色素P450(CYP)是药物代谢过程中的关键酶,药物先导分子能否被CYP酶代谢、哪种CYP参与代谢以及先导分子是否会抑制CYP的形成,这些问题对于药物ADME筛选至关重要。实验通过荧光检测快速筛选能抑制CYP2A5形成的先导分子;从小鼠肝脏微粒体获取有活性的CYP2A5,香豆素作为底物能特异的被CYP2A5代谢。反应开始前在微孔板中加入NADPH,37℃孵育10分钟,以60µl 10%TCA终止反应,再加入140µl甘氨酸-NaOH溶液(pH 10.4)增强荧光信号,在355nm激发光和460nm发射光条件下检测代谢产物7-OH-香豆素的含量。先导分子对CYP2A5活性抑制作用越强,则检测到的荧光信号越弱。
3. ATP检测
三磷酸腺苷(ATP)是活细胞的能量储存单元,在细胞中的含量比较稳定,因此ATP的数量与活细胞数量有紧密的相关性。ATP检测常用于细胞增殖、细胞毒性和细胞粘附研究。实验时,在微孔板中加入25µl样本和25µl细胞裂解液,应用分液器每孔加入50µl荧光素酶试剂,延迟1s,检测10s;ATP浓度与化学发光信号成正比,由此推算细胞活性。
4. Caspase-3检测
凋亡是在不产生应答反应的情况下,多细胞生物体清除损伤细胞的一种方式。半胱氨酸酶被称为Caspase,在细胞凋亡初期扮演着重要角色,药物有可能激活或抑制Caspase的产生。因此,在药物研发和癌症研究中,Caspase及其调控机制备受瞩目。PerkinElmer公司开发了一种LANCE方法检测Caspase-3的活性;其原理是,在Caspase-3的四肽底物一端标记Eu,另一端偶联能淬灭Eu荧光的基团QSY™7,当样本表现Caspase-3活性时,四肽底物上淬灭基团被切除,游离的Eu激发后发出荧光,通过荧光强度检测,可计算样本中Caspase-3的含量。此方法无需洗板,快速、灵敏、高信噪比,稳定性、重复性好。
信号通路、GPCR研究
TR-FRET/LANCE检测GPCR信号通路第二信使cAMP:标记Eu的cAMP与携带ULight的抗体结合形成共振能量转移对,当内源性的cAMP释放后可以竞争结合其抗体,从而破坏荧光信号的传递,通过检测665/615信号的改变,检测内源cAMP的含量。LANCE检测方法与传统ELISA方法相比,均相免洗、操作步骤简单、具有更高的检测灵敏度和信噪比。
Hello!小伙伴们!使用Arc电极可以简化电极的管理,上期给大家演示了怎么查看电极的基础信息,那么这期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使用ArcAir App如何校准电极,这里我们以pH电极为例,可以推广到其他电极,pH电极是两点校准,电导率电极是单点校准,DO电极可以进行单点或者双点校准。
需要的工具和设备:
Arc蓝牙无线适配器(1代货号 243460或者2代货号 243470)
电极需要供电,可以通过PCS给电极供电或者Arc USB电源线(货号243490-01)
带有ArcAir App的移动设备(平板或手机) 学术论文中,经常会提到容量增量(IC)法,具体的算法原理在这里就不详细讲解了,相信BMS算法工程师和研究者对此并不陌生,有大量的论文对此有详细的阐述。关于IC的研究,大家不妨注重阅读北京交通大学团队的论文,通过对北交团队论文的阅读,我发现北交对IC的研究已经相当详细了,只看该团队的论文,就能完全了解IC法,无需再阅读其他论文。IC曲线原本是主要用来研究电池老化路径和机理,可以用来对电池的SOH进行估计和预测。姜久春老师的讲座对此有过演讲,见下方链接:同时呢,也有学者发现IC可以用来进行SOC的校准,同时也有BMS企业对此有应用。
简单介绍一下IC曲线。
对于锂离子电池来讲,可以通过dQ/dV-V曲线,研究电池内部正负极材料的情况,d Q/d V曲线通常称之为电量增量(Incremental Capacity,IC)曲线,如下图(LFP电芯)。利用IC曲线分析电池的衰减机理,这类方法通常称之为ICA(Incremental Capacity Analysis);利用DV 曲线分析电池的衰减机理,这类方法通常称之为DVA(Differential Voltage Analysis)。
其实对上面两种曲线还有多种变形,在文献中也都有讲到,比如说将纵轴的dQ/dV换成dSOC/dV,也可以将IC曲线的横轴(图1)换成容量或者SOC, 其次,如果要通过上述曲线寻找SOC校准点,应该要明白IC曲线或者DV曲线以及变形曲线,可以反映电池电量的汇聚效应,可以理解为这些曲线能够反映在充电过程中某个电压区间或者某个SOC区间,充入的电量多(汇聚效应大),在另外一些区间则充入的电量少(汇聚效应小)。而我们要寻找SOC校准点,就是找到一个电压区间,其电量的汇聚效应要尽量小,请仔细思考该思想。
以图1为例,IC曲线有三个峰,分别是①、②、⑤,这三个峰对应的电压充入的电量多,汇聚效应大,尤其是②峰,每变化一个单位的电压其充入的电量非常多,也就说此时的电压与电量(或者SOC)的一一对应关系不明显,应该尽量在曲线两端的电压区间选择SOC校准点,比如说在3.5V时,对应的电量增量近乎为0,说明3.5V与电量(或SOC)的一一对应关系非常明显,因此在3.5V及以上的电压,适合用来作为SOC的校准点。那么对图2和图3进行分析,也会得到同样的结论,这跟上一篇文章中的SOC校准点的选择不谋而合。
其中,安徽的优旦科技在其官网中,提到利用上述方法进行SOC的校准,当然也可以用来进行SOH估计(至于如何用来进行SOH估计,后续文章会详细展开讲)
我们部门有一台脉冲测量仪,国内这几家校准机构都没法校准,只有国外这台设备的厂家可以自校准,这种情况应该怎么处理?答:CNAS-CL016.5.3 技术上不可能计量溯源到 SI 单位时,实验室应证明可计量溯源至适当的 参考对象,如:a) 具备能力的标准物质生产者提供的有证标准物质的标准值;b) 描述清晰的、满足预期用途并通过适当比对予以的参考测量程序、 规定方法或协议标准的结果-。CNAS-RL01:2018 7.6 当测量结果无法溯源至国际单位制(SI)单位或与 SI 单位不相关时,测量结果应溯源至RM、公认的或约定的测量方法/标准,或通过实验室间比对等途径,证明其测量结果与同类实验室的一致性。当采用实验室间比对的方式来提供测量的可信度时,应定期与 3 家以上(含 3 家)实验室比对。可行时,应是获得 CNAS 认可,或 APLAC、ILAC 多边承认协议成员认可的实验室。
在低渗(非常规)储层中,准确地描述水力裂缝有助于进一步理解井产能驱动因素。裂缝扩展模型了各种地质力学和完井信息的真实性,是生成真实裂缝几何形状的有力工具。本项研究基于内部位移不连续性方法(DDM),使用裂缝传播模型(称为ZFRAC)和人工智能(AI)实现工程校准的自动化。该工作流程(ZFRAC-AI)是业内有史以来次对裂缝模型自动校准,将现场规模水平井的校准时间从1周(人工校准)减少到3小时,同时基于泵注压力拟合,获取复杂的裂缝几何形状。
该工作流的过程记录如下。,定义了不确定性参数及其范围。然后,使用拉丁超立方体(LH)抽样方法生成M的初始样本量。接下来,使用ZFRAC模拟这些不确定性以及其他模型输入,并获得模拟的泵注压力响应。基于目标函数,建立了名为XGBoost的机器学习代理模型,迭代优化泵注压力拟合过程。这种类型的迭代将继续进行,直到达到大迭代,或满足收敛性检验。The best
佳拟合的选择基于:(1)稳定注入期间的良好拟合;(2)准确获取瞬时关井压力(ISIP);(3)整体相对误差小于10%。所开发的ZFRAC-AI工作流已应用于深层页岩气藏水平井。研究结果表明,ZFRAC-AI能够获得所有压裂阶段的一般泵送压力趋势。拟合整个水平井段(32段)的计算时间约为4小时。佳拟合的不确定性参数,如射孔孔数、孔径、摩擦系数和管道压力梯度等,可以得到轻松表征。更重要的是,每个完成段内每簇的平均高度和半长可以很容易地得到量化(平均高度大约为16米,半长大约为42米)。对簇平均高度和半场的量化大大降低了模拟岩石体积(SRV)的估算难度(约264万立方米)。ZFRAC-AI工作流能够缓解繁琐的裂缝模型人工校准问题,尤其是在完井段数较大的情况下。通过这一的工作流程,可以提高表征SRV体积的准确性。本项研究结果可为生产校准(历史拟合)、井距优化和完井设计优化提供有价值的建议。
欧洲关于无损检测领域ISO 17025或ISO 17020的认可活动,在2015年颁布了认可导则,作为认可无损检测实验室或申请无损检测实验室的指南:
关于射线照片设备的校准,在附录A中描述如下:
APPENDIX A Radiographic Equipment (“RT-equipment”) - calibration and calibration intervals 附录 A 射线照相设备(“RT 设备”)——校准和校准间隔周期
应监测射线焦点特性是否有任何重大变化。
射线照相的灵敏度应通过适当材料和厚度的图像质量指示器 (IQI) 或透度计来确定。这些 IQI 有制造商的合格证。应监测 IQI 和透度计的状况,并停用损坏的 IQI 或透度计。IQI 或透度计的类型和位置应严格按照商定的标准或规范的要求执行。
射线照相胶片处理应按照制造商的建议进行维护, 应定期使用预曝光片的进行监控,以确保冲洗的正确操作并验证是否满足胶片分类系统的要求。
射线照相的黑度应使用黑度计测量。 根据所需的精度决定是否需要模拟或数字读数。 黑度计应根据参考阶梯黑度片或一组已知(校准)黑度的灰色滤光片按规定的间隔时间校准。每次使用手持式黑度计时,都应根据要使用的照明水平将其置零。应在两次校准之间进行必要的定期核查,以确定黑度计能正常运行,并处于校准状态。
参考阶梯黑度片应具有标识,并通过证书可追溯至(国际)国家测量标准,并且除非另有规定,否则应附有制造商证书,该证书有效期少于五年。
工作黑度片应使用经过校准和验证的黑度计确定每个阶梯的黑度,并直接记录在底片或附在底片的卡片上。次校准的日期也应记录在案。所有使用超过三年或过度磨损的工作黑度片应停止使用并销毁。工作黑度片有有效的证书,工作黑度片使用过程中易变色或褪色,应小心维护和储存。
应定期检查射线照相观察装置或观片灯的强度和均匀度。
由此可见,我们CNAS规定的无损检测射线照相设备校准与欧洲的规定有明显的区别,其中射线设备的焦点尺寸监控(我国射线检测设备计量要求有明显区别,未提及焦点尺寸要求)、观片灯的强度和均匀度监控(我国标准等同采用ISO,但少见满足标准的校准报告或证书)、以及暗室胶片处理工艺的监控(我国标准等同采用ISO,但应用单位不多见)都应有所提及。
1、确定需要校准的设备
实验室的设备并非都需要校准, 应根据设备在测量过程中的位置和作用来评估设备对结果有效性和计量校准性的影响, 合理地确定设备是否需要校准。对需要校准的设备, 应列入校准方案。
2 、校准方案的制定
在实施具体的合格评定过程中, CNAS-CL01-G001:2018《CNAS-CL01〈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应用要求》6.4.7款规定, “对需要校准的设备, 实验室应建立校准方案, 方案中应包括该设备校准的参数、范围、不确定度和校准周期等”, 因此, 在制定校准方案时应将相关内容明确, 以便在校准时提出明确的、由针对性的要求, 同时也为校准后的确认提供便利。
(1)校准参数对于单参数设备, 校准参数就要按照设备的功能予以确定;对于多参数设备, 应根据实际使用情况以及相应的技术标准要求, 确定需校准参数, 确保所使用参数得到校准。
(2)校准范围实验室应根据认可能力附表中对应项目的测量范围, 来确定设备需要校准的范围, 原则是设备的校准范围应覆盖开对外开展工作的范围, 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测量结果的计量校准性。
(3)测量不确定度设备的测量不确定度 (或准确度等级、大允许误差) 应满足技术标准 (如检定规程或校准规范或国家标准等) 和国家校准等级图的要求, 并与所开展的工作相适应, 不能出现实验室设备的测量不确定度劣于被测设备的测量不确定度的情况。
(4)校准周期设备的校准应根据对应技术方法 (如检定规程或校准规范) 的规定确定校准周期, 也可以根据使用的频次缩短或延长校准周期。当需要延长校准周期时, 可根据JJF1139-2005 《计量器具检定周期确定原则和方法》规定的来确定校准周期, 并保留相应的验证材料。
3、校准机构符合性评价
设备管理人员应针对每台需要校准的设备填写《设备校准机构能力符合性检查表》, 确保所选的校准机构能按照校准方案的要求完成设备的校准工作。同时, 由于校准机构为实验室提供校准服务, 属于外部供应商, 因此, 设备管理人员还应针对校准机构填写《供应商评价表》, 并对其提供的服务进行监控。
校准中
1、校准日期的确定
认可准则在7.8.2.1款“每份报告应至少的信息”中要求包括“物品的接收日期”、“实施实验室活动的日期”以及“报告的发布日期”, 校准机构完成对设备的校准后, 设备按照规定的条件存储, 其校准状态相对得到了固定,一般不会发生变化, 因此可以理解为设备自“实施实验室活动的日期”后开始获得了新的校准状态。在确定校准日期时应以校准证书中“实施实验室活动的日期”为准。
2 、设备运输、存储
为使设备安全运输至校准机构, 实验室应根据设备的特点, 制定相应的措施, 防止设备由于转移过程处置不当导致技术性能受损情况的发生。对于需要在特殊环境下存储的设备, 还应将存储条件告知校准机构, 好是在合同中注明。
校准后
1、 校准后的功能验证
CNAS-CL01-G001:2018《CNAS-CL01〈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应用要求》6.4.4款规定“因校准或维修等原因又返回实验室的设备, 在返回后实验室也应对其进行验证。”, 因此, 设备由校准机构回到实验室后, 应有设备管理人员验证其功能、状态是否保持正常, 只有得出正常的结论后, 设备方能继续使用。
2、 结果的确认
设备管理人员应对照校准方案的要求核查校准结果是否满足要求,对于满足要求的设备可以继续使用。对于不满足要求的设备, 应分析原因, 启动设备故障后的追踪程序和不符合工作控制程序, 对之前当出具的结果进行核查。同时, 隔离设备以防误用, 并对设备进行维修。所有的记录均应予以保存。
3 、设备的使用
在确认设备功能正常、技术性能得到持续保持的情况下, 设备可以继续进行使用, 设备管理人员应将校准证书和确认记录归档, 并为设备更换有效的校准标识后, 校准工作基本完成。
7月14日上午,我中心特邀省计量院老师对中心检验检测仪器设备进行了检定/校准,包括箱式电阻炉、液相色谱仪、气相色谱仪、紫外分光光度计、卡尔费休水分测定仪等12台仪器设备。“历史上每一次的知识大爆炸,后面都有技术的迭代更新”。功率计的测量方法也不例外,随着功率传感器技术的进步,旧的测量方式已被推陈出新,下面请跟随陈老师一起,学习新测量技术。
功率计主要的计量校准项目,是被检功率计的功率测量精度;过去传统计量方法是在被检功率计关闭修正因子状态下,与功率标准的测量值比较,给出新的修正因子表,导入刷新原有功率计修正因子表;随着功率传感器技术的进步,新的校准和修正方法如下:
修正因子数据表校准更新方法
R&S功率传感器,内置修正因子数据表和附加修正数据表,其它厂商的新一代USB功率传感器一般也采用这种方式;
功率测量时,通过频率设置选择修正因子,不可关闭,传统方法中关闭修正因子的步骤无法实现;
功率传感器的标准修正因子数据表存储在加密保护区(EEPROM),只能通过本公司的功率标准和软件进行校准读写刷新,计量单位从仪器公司购置功率标准,例如R&S NRPC及软件,可以刷新该公司功率传感器存储区中的修正因子表;
如果计量校准中采用的功率标准与被检功率传感器来自不同生产商,只能将与功率标准比对的误差表,导入功率传感器的附加修正数据表(闪存存储)并默认激活。功率传感器的附加修正数据表是公开的,生产商会提供相应软件工具,例如R&S NRP-toolkit。功率传感器计量校准时,不建议采用上述刷写修正因子的方法,建议采用“合格判定”:
根据功率传感器(探头)的指标手册给出的不确定度范围;
计量时参考功率标准的测量值与被检功率计测量值的差值作为检测结果;
检测结果在测量不确定度范围之内,则此探头通过合格判定,无需修改数据和刷写修正因子表,因为测量不确定度范围内的修正因子数据刷新毫无意义;
如果超出不确定度指标范围,建议返厂维修或校准;
对于测量值超差而并未损坏的传感器,也可以刷写修正因子或附加修正数据表,校准被校传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