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项目 |
水土保持监测 |
面向地区 |
全国 |
水土保持监测点定期收集、整(汇)编和提供水土流失及其防治动态的监测资料。按照监测目的和作用,监测点分为常规监测点和临时监测点。
区域监测应包括不同侵蚀类型(风蚀、水蚀和冻融侵蚀)的面积和强度。重力侵蚀易发区,对崩塌、滑坡、泥石流等进行典型监测;
区域监测应包括典型区水土流失防治效果监测,分别为防治措施数量、质量,包括水土保持工程、生物和耕作等三大措施中各种类型的数量及质量;
典型区水土流失防治效果监测包括防治效果,有蓄水保土、减少河流泥沙、增加植被覆盖度、增加经济收益和增产粮食等。
新中国成立后,水利部先后三次组织了全国土壤侵蚀调查,查清了水土流失面积、分布状况和流失程度,为国家生态建设提供了决策依据。
初步还建成了中西部1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监测总站和100个监测分站,建立了18个综合典型监测站和260多个观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