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
能源管理体系认证,朝阳能源管理体系,能源管理体系时间,能源管理体系申办费用 |
面向地区 |
全国 |
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UNIDO)积极推进能源管理体系国际标准的制定进程。2007年初至今,先后在奥地利、泰国和中国召开了3次关于能源管理体系标准的国际研讨会,特别是2008年4月在北京由国家标准委(SAC)和UNIDO共同组织召开的能源管理体系标准研讨会上,ISO、UNIDO以及相关国家的标准化组织的代表和就能源管理体系标准的结构、核心理念、要素、与其他国际标准的差异等进行了卓有成效的交流和讨论,并就能源管理体系的框架内容达成基本共识。这几次重要会议的召开为我国能源管理体系标准的研制提供了非常好的技术交流和改进完善的机会。
2006年,中国标准化研究院中标认证中心正式通过全国能源基础与管理标准化技术提出“能源管理体系系列国家标准”的立项申请,并获得批准。在前期研究积累的基础上,通过深入的研究和讨论,2006年底确定了标准草案。
5、 2006年至2007年上半年,标准草案在一定范围内向相关征求意见,并根据意见对标准草案进一步进行修改完善。
2008年7月,召开能源管理体系标准讨论会,对标准条款内容及表述方式等进行了完善,并形成了《能源管理体系 要求(征求意见稿)》。
充分结合能源管理的特点:将能源管理的特点充分体现在能源管理体系的各项具体要求中,努力与现行的能源管理系方法,如能源诊断等技术相结合。
ISO体系认证的机构是第三方质量体系评价机构。要使供方质量体系认证能有公正性和可信性,认证由与被认证单位(供方)在经济上没有利害关系,行政上没有隶属关系的第三方机构来承担。而这个机构除拥有经验丰富、训练有素的人员、符合要求的资源和程序外,还以其优良的认证实践来赢得的支持和社会的信任,具有性和公正性。
产品质量从由“检验”到“预防”,由“堵”到“疏”,再到生产的“全面质量管理”,我们不难看出在生产过程中的精细化要求与质量水平要求越来越高。为保障产品质量安全,企业在质量管理方面应以更高的起点,全面导入产品生产的质量管理理念,建立于生产管理的质量体系,加强产品实现过程的质量检查和质量监督。
————— 认证资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