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
ISO14000认证 |
面向地区 |
全国 |
意义编辑
企业实施ISO14001标准是节约能源,降低消耗,变废为宝,减少环保支出,降低成本的需要。 通过建立和实施环境管理体系,能减少污染物的产生、排放,促进废物回收利用,节约能源,节约原材料,避免了罚款和排污费,从而降低成本。
许多国家明确规定生产产品的企业应通过ISO14001认证,未通过ISO14001认证已成为企业争取国内更大的市场份额以及进行国际贸易的技术障碍,因此只有实施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以此提高企业综合管理水平和改善企业形象,降低环境风险,企业才能更好地国内外市场。
企业走向良性和长期发展的需要 通过ISO14001标准认证,可以有效地促进企业环境与经济的协调持续发展,使企业走向良性和长期发展的道路。是履行社会责任的需要 当前环境污染给人类生存造成了威胁,引起的关注。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是全世界全社会的责任,每个企业都有责任为使环境影响小化而努力。 它可以减少由于污染事故或违反法律、法规所造成的环境风险。增加企业获得优惠信贷和保险政策的机会。
ISO 14000系列标准归根结底是一套管理性质的标准。它是工业发达国家环境管理经验的结晶,在制定国家标准时又考虑了不同国家的情况,尽量使标准能普通适用。
·ISO 14001标准对企业的积极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树立企业形象,提高企业的度
·促使企业自觉遵守环境法律、法规
·促使企业在其生产、经营、服务及其他活动中考虑其对环境的影响,减少环境负荷
·使企业获得进入国际市场的“绿色通行证”
·增强企业员工的环境意识
·促使企业节约能源,再生利用废弃物,降低经营成本
·促使企业加强环境管理
环境管理体系运行模式环境管理体系围绕环境方针的要求展开环境管理、管理的内容包括制定环境方针、实施并实现环境方针所要求的相关内容、对环境方针的实施情况与实现程度进行评审、并予以保持等。环境管理所涉及的管理要素包括组织结构、计划活动、职责、惯例、程序、过程和资源等,这些管理要素与企业生产管理、人事管理、财务管理是类似,没有本质区别,ISO 14001标准将它们系统化、结构化,提出如下的环境管理模式(见下图)。
这一环境管理体系模式遵循了传统的PDCA管理模式:规划(PLAN)、实施(DO)、检查(CHECK)和改进(ACTION),即规划出管理活动要达到的目的和遵循的原则;在实施阶段实现目标并在实施过程中体现以上工作原则;检查和发现问题,及时采取纠正措施,以实施与实现过程不会偏离原有目标与原则,实现过程与结果的改进提高。
制定基础编辑
欧美一些大公司在80年代就已开始自发制定公司的环境政策,委托外部的环境咨询公司来调查他们的环境绩效,并对外公布调查结果(这可以认为环境审核的前身)。以此证明他们优良的环境管理和引以为自豪的环境绩效。他们的做法得到了公众对公司的理解,也赢得广泛认可,公司也相应地获得经济与环境效益。为了推行这种做法,到1990年末,欧洲制定了两个有关计划,为公司提供环境管理的办法,使其不必为证明环境信誉而各自采取单行动。个计划为BS7750,由英国标准所制定第二个计划是欧盟的环境管理系统,称为生态管理和审核法案(Eco-Management and Audit Scheme,EMAS),其大部分内容来源于BS7750。很多公司试用这些标准后,取得了较好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这两个标准在欧洲得到较好的推广和实施。
同时,世界上其他国家也开始按照BS7750和EMAS的条款,并参照该国的法规的标准,建立环境管理体系。
另外一项具有基础性意义的行动则是1987年ISO颁布的世界上套管理系列标准――ISO9000“质量管理与质量”取得了成功。许多国家和地区对ISO9000系列标准极为重视,积极建立企业质量管理体系并获得第三方认证,以此作为开展国际贸易进入国际市场的优势条件之一。ISO9000的成功经验证明国际标准中设立管理系列标准的可行性和进步意义。因此,ISO在成功制定ISO9000系列的基础上,开始着手制定标准序号为14000的系列环境管理标准。因此可以说欧洲发达国家积极推行的BS7750、EMAS以及ISO9000的成功经验是ISO14000系列的基础。
具备条件编辑
1、具有相对立管理职能的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开发区、风景(名胜)旅游区。
2、本区具有统一的管理机构,例如:管理(简称管委会)。并具有一定的行政职能。
3、本区管委会依据国家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环境环境标准和ISO14001标准建立了环境管理体系。
4、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国家环境保护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中的相关目标、指标和“一控双达标”目标有可能的就列入环境管理体系目标、指标中。
5、环境管理体系运行6个月以上,并通过中国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机构认可认可的认证机构的认证。
ISO14001审核员中国为什么实施ISO14000系列标准建立了什么管理机构?职责是什么? 为了统一领导中国的ISO14000认证工作,于1997年4月21日,国办函[1997]27号文件批准同意成立中国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指导(简称指委会),并于1997年5月27日召开了成立大会。指导的成立标志着中国推行ISO14000系列标准工作又迈出了新的一步。
指导由国家环境保护局局长担任主任,国家技术监督局副局长担任副主任,国家商检局、国家计委、经贸委的有关领导担任副主任。
由33个部门和单位的代表组成。
指导下设中国的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机构的认可的认证注册机构,从体制上和制度上为中国的ISO14000认证工作提供,也为认证/注册的国际互认奠定基础,从而使中国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工作做到“一套标准,一种制度和一种证书”。
指导办公室的具体工作由国家科技标准司标准管理处承担。
ISO14001培训资料
九大步骤编辑
ISO14001与ISO9001从体系上具有一定相似之处,环境审核的方法与质量认证的方法也较为相似,实施并通过了ISO9000认证的组织在建立其环境管理体系的过程中,从形式上容易接受ISO14001标准的要求,另一方面,我国于80年代推行了环境标志与清洁生产审计,这对ISO14001的推广实施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那么如何建立环境管理体系,
1.高管理者决定
环境管理体系的建立和实施需要组织人、财、物等资源,因此,得到高管理者(层)的明确承诺和支持,同时,由高管理者任命环境管理者代表,授权其负责建立和维护体系,此项工作的领导作用。
2.建立完整的组织机构
组建一个推进环境管理体系建立和维护的领导班和工作组企业应在原有组织机构的基础,组建一个由各有关职能和生产部门负责人组成的领导班对此项工作进行协调和管理,此外由某个部门(如负责环保工作的部门)为主体,其它有关部门的有关人员参加,组成一个工作组,承担具体工作。明确各个部门的职责,形成一个完整的组织机构,该工作的顺利开展。
3.人员培训
对企业有关人员进行培训,包括环境意识、标准、内审员和与建立体系有关的,如初始环境评审和文件编写方法和要求等多方面的培训,使企业人员了解和有能力从事环境管理体系的建立实施与维护工作。
4.初始环境评审
是对组织环境现状的初始调查,包括正确识别企业活动、产品、服务中产生的环境因素,并判别出具有和可能具有重大影响的重要环境因素;识别组织应遵守的法律和其它要求;评审组织的现行管理体系和制度,如环境管理、质量管理、行政管理等,以及如何与ISO14001标准相结合。
5.体系策划
在初始环境评审的基础上,对环境管理体系的建立进行策划,以确保环境管理体系的建立有明确要求。
6.文件编写
同ISO9000一样,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要求文件化,可分为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等层次。企业应根据ISO14001标准的要求,结合自身的特点和基础编制出一套适合的体系文件,满足体系有效运行的要求。
7.体系试运行
体系文件完稿并正式颁布,该体系按文件的要求开始试运行。其目的是通过体系实际运行,发现文件和实际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整改,使体系逐步达到适用性、有效性和充分性。
8.企业内部审核
根据ISO14001标准的要求,企业应对体系的运行情况进行审核。由经过培训的内审员通过企业的活动、服务和产品对标准各要素的执行情况进行审核、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9.管理评审
根据标准的要求,在内审的基础上,由高管理者组织有关人员对环境管理体系从宏观上进行评审,以把握体系的持续适用性、有效性和充分性。
影响编辑
1996年,ISO首批颁布了与环境管理体系及其审核有关的5个标准,引起了各国和产业界的高度重视。到1997年底,标准颁布仅一年时间,全世界就有1491家企业通过ISO14001标准的认证;到1998年底,这一数字达到5017家;到1999年底,通过认证的企业已超过一万家。中国对环境管理工作十分重视,已经颁布的五个标准,均已等同转化为国家标准,它们分别是:GB/T24001-1996 idt ISO14001 环境管理体系规范及使用指南 GB/T24004-1996 idt ISO14004 环境管理体系原则、体系和支持技术指南 GB/T24010-1996 idt ISO14010 环境审核体系通用原则 GB/T24011-1996 idt ISO14011 环境审核体系审核程序环境管理体系审核 GB/T24012-1996 idt ISO14012 环境审核体系环境审核员资格要求 其中,ISO14001是这一系列标准的核心,它不仅是对建立环境管理体系建立和对环境管理体系进行审核或评审的依据,也是制定ISO14000系列其他标准的依据。ISO14000系列标准的重要特点是,,该标准不是强制的,而是自愿采用的。ISO14000 系列标准借鉴了ISO9000 标准的成功经验,使标准具有广泛适用性和灵活性,它可适用于任何类型与规模,处于不同地理、文化和社会条件下的组织。ISO14000系列标准同ISO9000标准有很好的兼容性,使企业在采用ISO14000系列标准时,能与原有的管理体系有效协调。“预防为主”是贯穿ISO14000系列标准的主导思想,它要求企业承诺污染预防,并在体系中加以落实。持续改进是ISO14000系列标准的灵魂,组织通过实施标准,建立起不断改进的机制,在持续改进中,实现自己对社会的承诺,终达到改善环境绩效的目的。推行ISO14000系列标准,有利于提高全民族的环境意识,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有利于提高人民的遵法、守法意识和环境法规的贯彻实施;有利于调动企业防治环境污染的主动性,促进企业不断改进环境管理工作;有利于推动资源和能源的节约,实现其合理利用;有利于实现各国间环境认证的双边和多边认证,消除技术性贸易壁垒。
————— 认证资质 —————
全国ISO14000认证热销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