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
第三方仪器校准机构 |
面向地区 |
全国 |
近我们对本地区所有的税控燃油加油机进行了周期检定,其中对某石油公司两台新安装的税控加油机进行检定时,发现加油机发油不及时。
一、查找问题
1.拿起油枪电动机启动,打开油枪至大流量,油枪口却只有少量油流出,油泵几乎在空转,而流量显示器却显示“正常流量”数据。大约1分钟,流量显示器显示5升左右,实际流出油量只有1升左右。随后,大流量油才开始流出,经标准器测定,此时的计量数据完全吻合。
2.看视油器,里面没有空气泡,说明泵的出油口没有空气,出油管线正常。
3.给进油管底阀加压,没有漏气现象,说明底阀正常。
4.检查整个进油管线(储油罐到油泵),完好无损。
5.发现油泵进口与所配进油管线口径不一致。
二、加油机安装及工作要求
1.加油机安装技术要求,税控加油机与地下油罐的水平距离一般为20m,长不超过30m,油罐的底面与本机进油口的垂直距离不应大于6m。
2.JJG443-1998《燃油加油机》计量检定规程第13.4.1规定:泵的进口真空度应不大于54kPa,高工作压力应不大于0.3MPa。
3.油气分离器排除油中空气或气体的能力(在流量计工作情况下),应满足下列要求:①对黏度低于或等于1mPa·s的油液,空气或气体相对于油液的体积比不超过20%;②对黏度1mPa·s的油液,空气或气体相对于油液的体积比不超过10%。③加油机安装技术要求油泵配置跟进油口(直径为37.1mm(1.5英寸))同等口径的进油管线。
三、分析问题
经仔细分析查看,该石油公司配用了直径为50.8mm(2英寸)的无缝钢管,地下水平距离为20m,油罐的底面与本机进油口的垂直距离为4.5m,不符合安装技术要求需配直径为37.1mm(1.5英寸)的规定。这就相当于进油管线比实际要求拉长了13.56m,〔计算公式:(1.5/2)2×π×Lx=(2/2)2×π×(20+4.5)→Lx≈43.56m即ΔL=43.56-30=13.56m〕导致泵的高工作压力大于0.3MPa,外压比正常要求变小了,从而导致空气或气体相对于油液的体积比超过10%,导致油泵空转、发油不及时,引起计量误差。
四、解决问题
根据加油机安装技术要求,该石油公司将其直径为50.8mm(2英寸)口径的进油管线改为直径为37.1mm(1.5英寸)的管线后,加油机发油正常。
根据以上问题,建议:1.各地加油站在新安装加油机时,要有技术监督部门的人员指导;2.在配备管线及其他附件时,与本机安装要求和《燃油加油机》计量检定规程相符。
注:检定本加油机时油液黏度1mPa·s
1.采样前好将吸收瓶盛上与采样吸收液同量的水,用胶管连好气路后开机,流量调至采样的实际流量,以免现场调试引起流量误差。
2.让仪器处于采样工作状态,来回转动调节钮,观察流量计是否灵活,有无死区,浮子是否稳定等。
3.在采样过程中,接上过滤器,一方面对空气进行过滤,因大气中的灰尘、气溶胶、酸碱气等杂物很容易随气流被抽吸到泵内,这些杂物附在网片上就会影响隔膜泵的流量、抽气压力和稳定性,终使仪器的技术性能下降;另一方面,在发生倒吸溶液时,溶液一旦流经过滤器的过滤纤维,过滤纤维马上膨胀,堵塞进气通道,溶液便不会进一步流入隔膜泵内,对泵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若发生倒吸溶液时,只需清洗过滤器,重新换上过滤纤维和泡沫塑料块可解决问题。
4.操作中偶尔不慎,倒吸入酸碱溶液,应马上注入蒸馏水清洗几次,并让泵间歇地开动一段时间,然后再用无水乙醇溶液注入清洗几次(清洗时泵的出口脱离缓冲器和流量计等,另接胶管排液)。随后,分别把缓冲器、流量计等清洗好,待干后才能使用。
把仪器恢复后,让仪器空转半小时左右或在出口处嗅不到酒精味时才能正常使用,一般都可恢复正常。
5.使用频繁或使用时间较长,也要更换过滤器内的过滤纤维和泡塑块,以免脏物穿过滤质进到泵内,防止气阻增大,使流量降低。
6.仪器使用时间较长或观察到流量计不灵活或不稳时,要对流量计进行清洗,这样,才能整机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7.当发现干燥瓶的干燥剂由兰变红时,应及时更换。在换干燥剂后,接好管路系统,不得漏气。
8.一般仪器是不防爆的,切勿在有爆炸危险的场所使用。
9.当仪器长期停放时,应将机内电池取出,并定期对仪器通电运行半小时,以驱除机内的潮气。
10.使用时,吸收瓶的进出口不得接反,以免吸收剂吸入泵内造成故障。
本文以JC10型读数显微镜为例,对其检定方法、故障原因与调修进行分析探讨。
一、检定方法
把标准刻线尺放置在硬度计(或显微镜)的工作台上,检查时先调好焦距,使在目镜视野内或投影屏上能清晰地看到标准刻线尺的刻线,并调整到与目镜内的刻线重合,然后将读数显微镜的刻线与标准刻线尺的刻线进行比较,应至少在整个测量范围的5个间隔段进行测量,各间隔段比较3次,取3次比较结果的平均值,其相对误差W按下式进行计算:
W=(Li-L)/L×
式中:W——相对误差(mm);Li——读数显微镜的比较段所测出的长度(mm),(i=1~5);L——标准刻线尺比较段的实际长度(mm)。
读数显微镜的刻度按上述方法逐段进行比较,其误差应不大于±0.5%。
二、故障原因与调修
1.显微镜混浊不清
主要原因:镜片不洁或发霉。
排除方法:当镜片上存有灰尘或污物时,应用毛刷、羽毛除去,继而用镜头纸或用脱脂棉蘸少许无水酒精或乙醚细心地沿环形轨迹擦拭,但不要让擦拭液体流失。
2.镜内不能清晰地看到压痕边缘
主要原因:部分镜片有松动现象。
排除方法:重新固紧镜片松动之处。
3.读数显微镜刻度值与标准尺刻度不重合
主要原因:物镜镜头松动或物镜镜头与镜筒连接处垫圈丢失,焦距变化所致。
排除方法:将物镜镜头紧固,若垫圈丢失,应经过反复调试其厚度,配上合适的垫圈,至刻度误差小的位置为止。
4.读数显微镜刻度值比标准尺刻度大
主要原因:镜筒增长,可能是镜筒接头松动。
排除方法:重新紧固镜筒接头。
读数显微镜要经常保持清洁,长期不用,可放在干燥箱内,防止发生霉点。使用过程中要轻拿轻放,以免显微镜损坏,影响测量准确度及使用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