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
信息技术服务管理体系申办 |
面向地区 |
全国 |
资源与费用也是ISO20000信息技术服务管理体系认证方案准备过程中需要了解的内容之一。与实施计划一样,资源投入的多少主要取决于组织自身的成熟度,越成熟的组织需要在IT服务管理体系建设和完善上花费的资源相对越少。人力资源:通常包括组织自身、第三方咨询机构、认证审核机构等的人力资源,其中通常较为容易忽视的是组织在全员培训上的人力投入。这在流程体系试运行和认证审核阶段都是相当关键的。工具资源:现阶段,任何组织的IT服务管理体系都与工具软件有一定关联,而且这种依存度正在逐渐上升。组织在实施ISO 20000信息技术服务管理体系认证时,可能需要对其现有的工具平台进行一定的调整,也可能需要采购一些新的产品。
ISO20000信息技术服务管理体系认证费用方面,通常认证实施项目包含以下5个部分:认证咨询服务费(咨询合作方,可选);认证服务费(审核机构); 培训费用(可选);认证相关参考资料、宣传费用(可选);工具软件费用(可选)。具体费用根据组织规模而有所不同。对于希望通过该项认证的组织来说,在项目方案中应确认认证服务费用是否包含后续年度的复审、复评和证书管理费用等。
ISO20000信息技术服务管理体系认证准备阶段的另一项重要工作就是调研,对于整个组织而言,进行充分细致的调研工作有助于梳理组织内IT服务管理现状,同时对于提高全员认证意识,提升组织内成员对认证工作的重视程度有一定的积极作用。这一阶段的工作在某种程度上和下一阶段差距分析工作存在一定重叠,可以同步进行。区别在于正式启动认证前的调研承担了部分可行性研究的职能,同时主要偏重于现状的了解和梳理,并不过多地进行与ISO 20000标准条款的对比,而差距分析主要立足于ISO 20000标准,运用的分析方法和工具进行比较性的分析,查找出组织现状和ISO 20000标准中各条款的差距,进而制定改进课题。
ISO20000信息技术服务管理体系认证除管理体系和管理流程外,组织内部人员职责分工也是调研期间需要梳理和掌握的重要内容。建议采用“人员角色和职责列表”(Role & Responsibility Matrix)的方式,通过建立人员和工作内容的对应矩阵,对组织内所有人员的职责分工进行汇总和整理。
在ITSS中,明确将运行维护服务定义为“采用信息技术手段及方法,依据需方提出的服务级别要求,对其所使用的信息系统运行环境、业务系统等提供的综合服务”。据此,ITSS中运维系列标准将标准化对象确定为“运行维护服务”,总标题统一为“信息技术服务 运行维护”,并分为以下部分:通用要求;交付规范;应急响应规范;数据中心服务规范;桌面及外围设备服务规范。
ISO/IEC 20000信息技术管理体系系列标准是IT服务管理的国际标准,在ISO/IEC 20000-1:2011中,明确将“服务管理”定义为“一组能力和过程,用以指导和控制服务提供方iso认证、转换、交付和改进服务的活动和资源,以满足服务要求。
————— 认证资质 —————
全国信息技术服务管理体系申办热销信息
站内来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