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
湛江特色小镇认证方法,特色小镇认证方法查询,特色小镇认证方法中心,特色小镇认证方法申报 |
面向地区 |
全国 |
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一个重要支撑点,特色小镇是以产业集聚为核心的创新创业平台,对提升我国城镇化质量和促进城市与区域协调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从城镇化格局看,特色小镇是有效促进形成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的重要抓手,是优化人口流动与分布格局的重要驱动力量;从乡村振兴和城乡融合看,特色小镇具有承担城乡融合发展的天然区位优势,可以有效发挥战略支点作用,带动乡村实现振兴发展;从产业转型升级看,特色小镇可以通过特色资源的集中化开发,形成特色产业集群和创新创业平台,产生经济增长新动能;从文化传承与创新看,特色小镇是彰显历史文化资源魅力,打造文化旅游体验目的地,促进文化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有机载体。
随着国家政策不断完善,新时代特色小镇进入了规范发展阶段,第三方特色小镇认证评价突破行政主导的评估考核体制的局限性,有利于客观的体现社会的意见,发现潜在问题,以服务提升评估考核的质量和效率,有助于地方各类特色小镇按照统一要求进行规范化、标准化建设,能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带动产业发展。五洲恒通特色小镇认证为区域标准化建设、地方品牌打造、地方形象提升、产业持续发展提供了规范化标准依据。
坚持着眼于服务经济发展,地方特色产业融合,促进农旅两大优势产业协同发展,通过特色小镇的创建,龙潭乡将有机产业发展引上新高度,并将当地农业产业建设扩展为农村整体建设,强化产业发展的同时,势必带来当地生态环境优化,基础设施完善,农村生活环境改善等生态、社会效益显著变化。
再进一步地分析特色小镇的就业人员构成,可以发现,除了为镇区人口提供就业岗位以外,特色小镇对周边地区的带动作用也比较明显,尤其在长三角地区和西南云贵川地区。127个特色小镇(5个数据缺失)平均带动周边农村人口就业高达10385个,占全部就业岗位的39%。显然,特色小镇在乡村振兴的过程中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支撑作用。
让我们来看看特色小镇的建成区用地规模吧。上图显示,小镇建成区面积呈现出较为明显的两个极端现象,东部沿海地区的小城镇建成区规模普遍较大,而内陆地区的小镇建成区规模普遍偏小。建成区规模大的是天津市滨海新区中塘镇(56平方公里),小的是北京市密云区古北口镇(24公顷)。很有趣,大和小都是在直辖市。平均建成区规模为6.68平方公里。127镇(5个数据缺失)人均建设用地面积243.75平方米。看来,小城镇建设用地确实比较粗放啊!
辖区面积大的是呼伦贝尔市额尔古纳市莫尔道嘎镇9384平方公里,小的是黑龙江大兴安岭地区漠河县北极镇26平方公里,平均镇域面积255.85平方公里。从空间分布特征看,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的镇辖区面积规模较小,湖北、西藏和内蒙古、西藏和新疆、云南等地区的镇辖区规模较大,但特征不是很明显。
从镇域人口规模看,除长三角、珠三角、山东半岛、川渝贵地区大镇较多外,其他地区分布较为均衡。镇域人口规模大的镇是佛山市顺德区北滘镇28.81万人,小的镇是西藏拉萨市尼木县吞巴乡2714人,平均规模是5.71万人
从城镇化水平看,127个特色小镇的平均城镇化水平为46.22%,比国家城镇化水平低了近10个百分点。
案例:浙江德清地理信息小镇
位于湖州莫干山的德清地理信息小镇作为全省首批37个特色小镇创建单位之一,小镇以地理信息产业为核心,按照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发展理念,着力打造全国地理信息创新驱动示范区。
小镇为企业提供高标准、高起点、的创业硬件条件。建立了苗圃、孵化器、加速器到产业园“四维一体”的科技创业孵化链,建成国内地理信息众创空间——地信梦工场;“六纵一横”道路框架全面拉开,46幢产业大楼建成,3500平米的全国地理信息小镇展馆建成使用。
未来,德清地理信息小镇将按照“坚持产业发展特而强,功能叠加聚而合,建设形态精而美”的特色小镇创建要求,坚持产业、科技、文化、旅游、社区五位一体,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以签约落户项目为载体,建设基础设施完善、商务配套、人才聚集、生态环境、绿色休闲宜居,具有鲜明科技和产业特征的示范小镇。引导地理信息企业和高层次人才集聚发展,着力打造成为跨越崛起的集聚区、宜居宜业的新城区、科技创新的区,为地理信息小镇创建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江西大余丫山小镇
丫山小镇位于江西省西南端、大余县城东10公里处,交通便捷,距汽车站、火车客运站仅10分钟左右车程,距赣州黄金机场50分钟左右车程。这里拥有国家4A级旅游景区丫山景区和江西省乡村旅游点丫山乡村生态园。
依托的生态、旅游、文化资源优势,大余县高标准规划建设,运动休闲主题,着力将丫山打造成地方特色浓郁、体育元素、旅游要素显著,具有丰富文化内涵和良好市场效应的运动休闲小镇。目前,小镇了建成了体育馆、越野赛道、训练基地等基础设施,三年来累计举办31类、300余次运动休闲活动,参加人员超过120万人次。
未来,小镇继续以体育产业为核心,大力发展文化、养老、体育旅游、运动康复、体育培训等产业,实现运动休闲与城乡建设融合发展,一二三产协调推进。
————— 认证资质 —————
全国特色小镇认证方法热销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