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
长春特色小镇认证方法,特色小镇认证方法服务,湖南特色小镇认证方法,申请特色小镇认证方法 |
面向地区 |
全国 |
随着国家政策不断完善,新时代特色小镇进入了规范发展阶段,第三方特色小镇认证评价突破行政主导的评估考核体制的局限性,有利于客观的体现社会的意见,发现潜在问题,以服务提升评估考核的质量和效率,有助于地方各类特色小镇按照统一要求进行规范化、标准化建设,能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带动产业发展。五洲恒通特色小镇认证为区域标准化建设、地方品牌打造、地方形象提升、产业持续发展提供了规范化标准依据。
以广元市利州区龙潭乡为例,我机构多次前往当地,深入调研当地特色小镇创建基础,与龙潭乡各部门密切沟通发展规划,派遣组协同当地领导明确特色小镇创建工作,引导龙潭乡特色小镇发挥自身优势,定位有机农业产业为核心的特色小镇支柱产业,与乡村休闲旅游产业融合协同发展。
再进一步地分析特色小镇的就业人员构成,可以发现,除了为镇区人口提供就业岗位以外,特色小镇对周边地区的带动作用也比较明显,尤其在长三角地区和西南云贵川地区。127个特色小镇(5个数据缺失)平均带动周边农村人口就业高达10385个,占全部就业岗位的39%。显然,特色小镇在乡村振兴的过程中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支撑作用。
从镇区人口规模的分布特点来看,规律性不是很明显。沿海地区和内陆地区都有人口大镇,也都有人口小镇。沿海镇区人口规模大的镇是浙江省温州市乐清市柳市镇16.01万人,小的是广东省肇庆市高要区回龙镇888人。内陆镇区人口规模大的镇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八师石河子市北泉镇9.74万人,小的镇是西藏拉萨市尼木县吞巴乡300人。127个镇(5个数据缺失)的镇区人口平均规模是2.74万人。
从各方面特征来看,127个入选的特色小镇的差异性明显,展现了我国各种类型的小城镇特征,但的差异性同时也是我们当下小城镇发展面临的大问题所在。贫富差异、地形差异、规模差异、区位差异、文化差异等都使得国家和省级层面的政策制定困难重重。即便是当下的浙江省特色小镇建设经验(产业小镇,供给侧创新)而言,能够学习复制的省份和地区也是非常之少。因此,“因地制宜,产城融合,探索创新”虽是老话,但对于当下的小城镇规划、建设和发展而言,仍然是受用的。
案例:浙江德清地理信息小镇
位于湖州莫干山的德清地理信息小镇作为全省首批37个特色小镇创建单位之一,小镇以地理信息产业为核心,按照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发展理念,着力打造全国地理信息创新驱动示范区。
小镇为企业提供高标准、高起点、的创业硬件条件。建立了苗圃、孵化器、加速器到产业园“四维一体”的科技创业孵化链,建成国内地理信息众创空间——地信梦工场;“六纵一横”道路框架全面拉开,46幢产业大楼建成,3500平米的全国地理信息小镇展馆建成使用。
未来,德清地理信息小镇将按照“坚持产业发展特而强,功能叠加聚而合,建设形态精而美”的特色小镇创建要求,坚持产业、科技、文化、旅游、社区五位一体,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以签约落户项目为载体,建设基础设施完善、商务配套、人才聚集、生态环境、绿色休闲宜居,具有鲜明科技和产业特征的示范小镇。引导地理信息企业和高层次人才集聚发展,着力打造成为跨越崛起的集聚区、宜居宜业的新城区、科技创新的区,为地理信息小镇创建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 认证资质 —————
全国特色小镇认证方法热销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