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项目 |
检测校准 |
面向地区 |
全国 |
测量仪器的校准分为三类:
1.法定计量机构校准。经国家计量机构校准(或检定)的测量仪器,可取得相应的证书。如:天平、玻璃密度计等。
2.自校。由实验室自己按照规程校验,即按仪器说明书的操作对仪器进行自动校正,或使用可溯源的标准物质对仪器进行校验。如MAD48自动密度仪。
3.仪器的可信度证据。上述两种方法不能解决仪器的校准问题,即溯源不适用时,可通过实验室间的试验比对或水平测试,以提供仪器测量结果的可信度证据,也就是用测量结果来证明测量仪器的适用性。
上述校准方法中,1、2较易进行,而3类是较困难的。目前国内尚无就如何应用试验比对来评估仪器可信度的方法,国外也未见具体报道。由于参加水平测试受项目、次数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很难适应仪器标准的需要,因此,应用实验室间试验比对评估仪器的可信度对解决仪器的校准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测量仪器进行仪器校准的适用性分析判断
在ISO/IEC 17025标准中,特别强调了测量的可追溯性,要求对所有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有影响的测量设备在投入使用前进行仪器校准,因为没有进行仪器校准(或仪器校正)的仪器所测量的结果被认为是可疑的。
我司计量流程:1、或者电话咨询业务人员;2、发仪器校准清单,由我方安排报价;3、双方协调价格,达成合作协议,确定工程师到厂检验时间或自己送件时间;4、按约定时间安排工程师下厂校准或取回校准;5、3-5个工作日左右出具校准证书,送回或自取带回的仪器;6、证书寄出,提供后续的跟踪服务。
仪器校准的基本要求如下:
1、环境条件:如果在校准(校准)室进行校准,则环境条件应符合实验室要求的温度和湿度规则。如果在现场进行校准,则环境条件应符合可以在现场满意使用的条件。
2、仪器:作为标准的校准仪器,其故障极限应为被校准仪表故障极限的1/3〜1/10。
3、人员:尽管校准与校准不同,但是应检查执行校准的人员并获得相应的书。只有经过认证的人员才需要签发校准证书和校准声明,并且只有这样的证书和声明才被认为有用。
仪器检定或仪器校准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可以明确表示计量设备校准和测量能力,并且已经成为评定测量结果可靠性的重要指标之一。这里以测量重复性带来的不确定度分量对互感器校验仪校准结果的不确定度进行计算,以确保仪器校准结果的可靠性。
检定校准说明
证书第二页通常为检定校准说明,包括计量单位的公正性声明、本次检定或校准所采用的标准依据、仪器计量主要标准器具说明,检定或校准地点、环境条件说明,被检定或校准仪器限制使用条件等。在这页内容中需要确定三项内容:1)、计量单位的合法性地位;2)、所采用的检定或校准规程是否准确,并适用于被校准仪器设备;3)、计量标准器具准确度等级是否满足我国三分之一量传的计量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