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项目 |
稳评,社会稳定性评估 |
面向地区 |
全国 |
一、为何要建立稳评工作机制
30多年以来,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一系列负面因素及其影响逐步积累并开始显现,无论是土地利用诱发的社会矛盾,还是环境污染给健康带来的负面影响,多方面的问题对整个社会的稳定产生了的冲击。在投资项目建设过程中,技术落后、资金短缺的约束性作用随着经济的发展不断弱化,而人为无力改变的土地资源短缺、环境生态恶化、能源供应紧张等一系列外部性因素的约束性作用在不断增强,并且一步一步折射到项目建设与当地社会因资源占用和争夺而导致的紧张关系上,社会矛盾甚至社会冲突日益。
二、稳评是评价组成部分
项目满足规划、产业政策、行业准入标准、土地管理、环境保护管理、能源管理等方面的外部性管理要求相比,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着眼点在于投资项目与项目所在地社会之间的相互适应性,分析评价的对象是人的行为和意识在受到项目影响后产生的变化以及对项目的作用和影响,更加了项目面临的社会风险而不是技术、市场、资金、管理等方面的风险。
通过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的建立,现行的投资项目评价,在原有的技术评价、经济评价、环境影响评价的基础上,已经基本覆盖了投资项目的各个方面。从另外一个角度看,随着对投资项目建设所需的内外部投入以及条件的认识,项目的可行性覆盖了技术、经济、环境和社会多个方面,任何一个方面的可行,只能是每一个方面的可行,只有在多个方面均可行的情况下,项目才是真正可行的。由此,可以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基本定位和功能作用予以明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是投资项目评价内容和范围的进一步扩大,没有脱离项目分析论证的基本框架。
三、稳评的指标选择
需要明确的是,对投资项目基本属性的认识,带来了评价理念和方法的不断发展。从单纯的技术经济论证到全面、综合的评价理念,标志着我们对投资项目基本属性的认识在不断加深。在初期,我国面临的是技术落后和资金短缺的严重制约,以技术经济论证为基本理念,以技术评价、经济评价成为分析评价投资项目可行性的核心内容,技术的可行性、适用性、经济性以及财务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成为判断项目可行性的核心指标。然而,随着发展环境和条件的变化,以技术经济论证为核心的投资项目评价体系,已经不能完全适应客观实际的需要。随着对投资项目基本属性及其客观规律认识的逐步深入,我们应当意识到过去有效的理论方法,如果不根据客观实际进行调整、优化和发展,是不能适应新形势、新要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