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鎏金佛像拍卖高成交价格
佛像是造像数量多的一类。包括释迦牟尼佛、强巴佛、观音菩萨、阿弥陀佛等等。广义概念的佛像也包括菩萨等佛教所有造像。菩萨造像在佛教造像中,占有很大的比例。例如观音、文殊、普贤、地藏菩萨,他们的造像显得亲切、庄严,表现了慈祥、优美、宁静的审美情调。 中国佛教密宗历史 在我国,佛教密宗古已有之。密宗在唐朝盛行时,密宗佛像较多地供奉于中国各地的寺庙之内。日本传入这种佛像,就是始自中国的唐朝。
清代佛像拍卖,苏富比此季佛像专拍推出了由14件明永宣宫殿造像,该场专拍被坊间誉为托起我国佛像保藏进入化期间的主要杠杆,14件明永宣金铜佛像拍品是前史以来整体水平高的一次拍卖。业界人士用了“水平”这四个字,来描述这批拍品在我国明清金铜佛像里的位置,成交的13件拍品总成交额高达3.4238亿港元。其间5尊佛像改写了国际范围内我国金铜佛像的成交纪录,成交报价仅次于释迦牟尼佛像的是一对明宣德鎏金铜金刚舞菩萨立像,以5355.12万元,在国际我国金铜佛像成交上居第二名。据悉,在不久前纽约洛克菲勒基地举办的一场拍卖会上,我国富豪刘益谦花费快到五百万美元拍下了一尊铜瑜伽士坐像,这座佛像是11世纪至12世纪在西藏制作的,这次成交报价486.9万元也一会儿改写了西藏雕塑拍卖世界纪录。
可是唐末大乱,密宗教门遭受破坏,密宗佛像也几乎被摧毁无遗。 到了元朝,喇嘛教兴起。喇嘛教是佛教的一支,主要传播于我国的藏族、蒙古族等地区。喇嘛是藏语“上师”的意思。公元7世纪,吐蕃赞普松赞干布在他的两个妻子尼泊尔公主墀尊和唐文成公主的影响下,信奉了佛教。公元8世纪时,天竺僧人寂护、莲华生等到吐蕃来传播显、密两系佛教。可是到了公元9世纪,赞普朗达玛却禁止佛教流传。到了公元10世纪后期,在吐蕃新兴封建的扶植下,佛教以喇嘛教的形式得到复兴。
到了13世纪中期,元太祖(成吉思汗)铁木真和元世祖忽必烈先后两次出征西藏,大力提倡佛教密宗,密宗佛像也就随之而传入蒙古。忽必烈入主中原后,佛教密宗又随之传入华北各地,以山西五台山为佛教密宗总禅林。明、清两朝,全都利用喇嘛以怀柔蒙、藏,于是密宗佛像也就普遍地供奉于许多喇嘛寺庙之中。目前我国还保存着的“欢喜天”大都是元代及元代以后的遗留。如甘肃敦煌莫高窟第465窟所保存的许多“欢喜天”壁画都是元代遗留下来的。
0307 15世纪 铜鎏金佛像白度 900.00-1,000.00万 1,035.00万 2017-06-03
0123 清 密宗喀巴鎏金佛像 720.00-1,440.00万 1,020.00万 2018-01-17
0323 五代 铜鎏金佛像 600.00-800.00万 1,004.00万 2018-04-02
0227 铜鎏金佛像 188.00-188.00万 605.00万 2018-05-24
0019 铜鎏金佛像 580.00-580.00万 589.00万 2017-05-28
0878 铜鎏金佛像摆件 198.00-198.00万 550.00万 2018-05-24
0293 铜鎏金佛像 100.00-100.00万 495.00万 2018-05-2
从传世器物来看,清代宫廷金铜观音像,大多面相饱满,额头较宽,脸型方圆丰颐,五官匀称,双眼造型具有写实性。服饰多为汉式大裙,强调裙的曲折生动的褶纹,腿部衣纹呈放射状,生动优美。菩萨虽然袒上身,但帔帛肩搭部分很宽肥,加上臂钏,手镯等装束的制作精美,又有丰盈华贵、富丽堂皇之美感。纹褶自然折叠曲复,极富写实性。
查看全部介绍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