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为什么这么贵到底值不值这么贵怎么鉴定
翡翠简介
翡翠(jadeite), 也称翡翠玉、翠玉、缅甸玉,是玉的一种。翡翠的正确定义是以硬玉矿物为主的辉石类矿物组成的纤维状集合体[1-2] 。但是翡翠并不等于硬玉[1] 。翡翠是在地质作用下形成的达到玉级的石质多晶集合体,主要由硬玉或硬玉及钠质(钠铬辉石)和钠钙质辉石(绿辉石)组成,可含有角闪石、长石、铬铁矿、褐铁矿等。
中国人爱玉已有8000年的历史。至圣先师孔子,赋玉“五德”拟人性之美,附温润之石以做人的高境界。战国时期,秦昭王初见和氏璧,爱不释手,愿割15座城池换之,令今人百思不得其解。而这一时期的玉主要是以白玉为代表的软玉。
清代,当来自缅甸的晶莹通透的绿石头(翡翠)进入宫廷之后,一股绿色的时尚骤然兴起,并一发不可收。
翡翠因其宛如春水般的晶莹澄澈、通灵、润透,其柔和、秀丽、内涵丰富的绿颜色,色谱较宽、变化多端,种类多达几十种,加上其精良的质地、举世,很快就赢得了上至皇亲国戚,下至贫民百姓的青睐,渐渐地取代了人们自古喜爱的光洁不污的白色玉种。
翡翠一走进中国,就与中国传统玉文化精神内涵相契合,非常适合民族和平、中庸的特征,蕴涵着中国特有的文化寓意,传承着人们的美好祝福,深藏着一种积淀的民族情感和审美取向,被推崇为“玉石”
翡翠矿石原料状况
全世界翡翠原料的产地主要是缅甸,缅甸近10年来,开采量超过了过去300多年的开发总量,去年一年的开采量是5500吨。
每年缅甸产的翡翠原石90%流入中国大陆,翡翠原石80%流入大陆。
现状:翡翠市场渐热,但高折扣的恶性竞争,原创设计的雷同贫乏,产品工艺的粗制滥造,A、B、C货的鱼龙混杂,以及原料的日渐匮乏,都为这个新兴的市场埋下了隐患。
★ 趋势:品牌、时尚、多样性和多元化。发展要紧紧抓住中国历史文化内涵与国际流行的时尚元素以及加工制造的工艺技术两条主线。
翡翠渐热的原因
资源紧缺。 翡翠保值、升值,投资价值观的改变。 中国自古就有赏玉、崇玉、藏玉的习俗。 对中国文化的崇尚和追求。 收藏鉴赏之风盛行。
翡翠价格的走势
据有关资料统计,在20世纪70年代初至90年代初短短的20多年时间内,钻石价格的涨幅为300%、祖母绿价格涨幅为400%、蓝宝石价格涨幅为500%、红宝石价格涨幅为1000%,而翡翠价格上涨大,高达2000%,即20倍。
据有关资料记载,自从翡翠走向世界,参与世界贵重珠宝贸易以来,价格直线上升,在所有贵重的珠宝玉石中,只有翡翠未受世界经济萧条的影响。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今,翡翠的价格暴涨了近3000倍之多。
目前,仍在看涨,看涨的原因主要是全球华人经济的迅速发展以及翡翠资源越来越少所致。
有资料显示:翡翠市场价格已连续上涨六七年了,在今春的翡翠原料公开拍卖中,数万元的原料以数十倍的价格成交。考虑未来5年国内对中翡翠需求将提高近10倍,原料供应不足也将造成翡翠首饰和工艺品的成品价格大幅上涨。
2005年珠宝消费达1400亿,而其中翡翠消费不足180亿。其中云南消费50个亿,广东大约不会超过80个亿,只占总消费的七分之一左右。市场的潜力是的。但目前尚只开发了不到20%的市场,还有80%尚未开发。
中国已成为世界大的翡翠市场,市场前景越来越好,进入21世纪,中国翡翠市场进入快速成长阶段,翡翠销量每年约以20%-30%的速度在递增。
中国消费者的购买首饰现在正向翡翠饰品转化,在未来的五年内,中国市场对中翡翠的需求将增加10倍。
翡翠业的历程
20年前,日本、我国宝岛台湾对于翡翠的需求量在全亚洲。而近20年,内地翡翠业得到的发展,从产值1个亿发展到近1000亿元,从业人员从2万人发展到200万人,成为亚洲大的玉石和翡翠的消费市场。现在翡翠需求量攀升到,远远高过日本和我国台湾地区。可以说,中国珠宝消费已经在国际上占据重要地位,中国市场的走向直接影响着国际市场的动向和价格。
看亚洲知翡翠兴衰
台湾人口达2300多万,其中有半数以上的人迷恋翡翠。原来台湾翡翠市场很大,因为经济的原因,目前是有价无市。但据信息显示,台湾的翡翠市场已开始理性启动。
香港翡翠市场也因97年金融危机的影响至今一直不好。随着经济的复苏,翡翠市场也正在转热。
日本翡翠市场原来也很大,因为80年代后期翡翠B货的冲击,目前日本翡翠市场已萎缩近80%。
东南亚和世界各地的华人对翡翠的喜爱,也带动了欧美国家翡翠的消费。
查看全部介绍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