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产15万吨复混肥料生产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服务项目 |
复混肥料生产线 |
面向地区 |
全国 |
公司类型 |
有限责任公司 |
适用类型 |
有限责任公司 |
注册区域 |
京津冀地区 |
石家庄xx肥业有限公司
年产15万吨复混肥料生产线建设项目
项目申请报告
一、项目概况
一、项目概述
1.1项目名称
年产15万吨复混肥料生产线建设项目
1.2项目建设单位
石家庄xx肥业有限公司
1.3项目实施地点
该项目建设地点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xx县xx镇生物产业园,该地址基础配套设施,交通运输、通讯便利,适宜此项目建设。
1.4项目建设性质
新建项目
1.5项目负责人
xx
1.6项目投资规模
本项目的总投资为3500.00万元,其中,建设投资为3000.00万元(土建工程为1449.00万元,设备及安装投资1242.00万元,土地费用为180.00万元,其他费用为87.32万元,预备费41.68万元),铺底流动资金为500.00万元。
本项目建成后,达产年可实现年产值18000.00万元,年均销售收入为14890.91万元,年均利润总额1169.92万元,年均净利润877.44万元,年上缴税金及附加为59.61万元,年增值税为596.15万元;投资利润率为33.43%,投资利税率52.16%,税后财务内部收益率24.45%,税后投资回收期(含建设期)为4.27年。
1.7项目资金来源
本项目总投资资金3500.00万元人民币,全部来自企业自筹。
1.8项目建设期限
本项目工程建设自2016年10月至2017年9月建成投产,工期共计12个月。
二、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项目主要经济技术指标汇总表
序号 项目名称 单位 数据和指标
一 主要指标
1 总用地面积 亩 15.00
2 总建筑面积 ㎡ 10000.00
3 道路硬化及停车场 ㎡ 1500.00
4 绿化面积 ㎡ 1200.00
5 达产年设计产能 万吨/年 15.00
6 总投资资金,其中: 万元 3500.00
6.1 建筑工程 万元 1449.00
6.2 设备及安装费用 万元 1242.00
6.3 土地费用 万元 180.00
6.4 其他费用 万元 87.32
6.5 预备费用 万元 41.68
6.6 铺底流动资金 万元 500.00
二 主要数据
1 达产年年产值 万元 18000.00
2 年均销售收入 万元 14890.91
3 年平均利润总额 万元 1169.92
4 年均净利润 万元 877.44
5 年销售税金及附加 万元 59.61
6 年均增值税 万元 596.15
7 年均所得税 万元 292.48
8 项目定员 人 70
9 建设期 个月 12
三 主要评价指标
1 项目投资利润率 % 33.43%
2 项目投资利税率 % 52.16%
3 税后财务内部收益率 % 24.45%
4 税前财务内部收益率 % 31.66%
5 税后财务净现值(ic=8%) 万元 3,740.05
6 税前财务净现值(ic=8%) 万元 5,655.45
7 投资回收期(税后)含建设期 年 4.27
8 投资回收期(税前)含建设期 年 3.55
9 盈亏平衡点 % 29.28%
三、项目建设单位概况
名称:石家庄xx肥业有限公司
类型:有限责任公司
住所:xx县xx镇生物产业园
法定代表人:xx
注册资本:陆百万元整
成立日期:2016年09月19日
营业期限:2016年09月19日至2036年09月18日
经营范围:复混肥料、掺混肥料、复合肥料、其他类型复肥生产、销售。(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二、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
一、项目提出背景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肥料行业发展经历了氮肥、磷肥、钾肥、复合肥、新型肥料五个发展阶段。肥料投入的增加和科学施肥技术的推广对农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农业发展进入新的阶段,农产品供求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农业的发展适应市场需求,调整生产结构,优化生产力布局。现代农业更要符合“高产、、、低耗”等特征,新型肥料的发展有力的推动了新型农业的快速发展,随着人口的增长,人类对粮食和农产品的需求量增多,只有加快新型肥料的发展速度,才能农业生产沿着高产、、低耗和的方向发展。而如今新型肥料也正向着化、复合化和长效化的方向发展。
当前农业的增产普遍依赖化肥,一方面会造成环境污染,事实上目前农村面源污染已相当严重,成为棘手的难题,另一方面还会影响农产品的品质。在中国加入WTO后,“绿色壁垒”也已成为农产品外贸出口的重要障碍。因此人们逐渐认识到,在使用化肥的同时,提高有机肥的使用比例,特别对蔬菜、瓜果、烟草等经济类作物,使用生物肥料,即能增产,又能改善品质,起到保护生态环境作用,并且可以广泛利用城乡有机废弃物,如城市垃圾、污泥、畜禽粪便,桔杆等废弃物用生物工程新技术,生产生物肥料,使“粮—肥—粮”形成良性循环链条。
目前,国家已经出台相应的政策措施支持新型肥料的开发和应用推动地方开展测土配方,实现施肥,防止和减少过量施肥,提高肥效,降低水源污染按照适应现代农业发展和环境友好的要求,建立和完善有机肥肥标准鼓励通过技术创新,不断提高技术的稳定性和性,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展望未来,新型肥料行业有着的市场潜力,在“十二五”期间国家大幅增加农业科技投入的背景下,有关政策必将行业向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毫无疑问,新型肥料行业将迎来产业化发展的大好时机。
二、项目建设必要性
2.1推动我国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复混肥料的生产应用是当前及今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更是绿色生态农业、板结,土壤有益微生物活动受到限制,并逐步减少,土壤结构遭到破坏,氮元素大量流失,硝酸盐残留量增加,环境污染日趋严重。为此,合理控制化肥用量,提高有机肥料的使用比例,已成为当前广大肥料工作者及农业生产领域中的一个迫切解决的问题。鉴此原因,当复混肥试制成功并投入生产以后,得到了广大农户的大力支持和认可,应用范围也逐渐扩大。目前复混肥生产已遍及全国各地,产品的种类呈现多样化,各种养分比例、各种含量的有机无机复混肥料已在全国农村广泛应用,应用作物已涉及到粮、棉、油、麻、蔬菜等多种作物,并取得了良好的增产增收效果。复混肥正在为农业可持续发展发挥更大的作用。
2.2顺应我国新型肥料产业快速发展的需要
近年来,随着我国全民整体生活质量的不断提升,老百姓对现代农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个大背景下,新型肥料成为农业新宠,一批走在农业发展的农资企业在摸索中前行,新型肥料生产企业以“绿色、有机、生态”为目标,掀起了新的发展浪潮。我国正在经历着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因此,农业化肥的生产量和施用量不断增长,但传统化肥利用率较低,并且化肥在提高农作物品质方面受到一定局限,因此新型肥料成为许多企业推广的产品。
“十三五”时期,随着国家加大新型肥料行业支持力度,复混肥产业前景广阔。本次建设项目从国内的产业格局来看,技术可靠和拥有核心人才,项目建设不仅具有的市场,而且将可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
2.3促进农业有机化、生态化发展的重要举措
我国农业以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20%的人口,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就,这其中肥料的施用起到了近40%-60%的作用。肥料在农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我国是化肥生产大国,产量和用量均居世界前列。但化肥利用率确远低于世界水平。这既浪费了大量的财力和资源,又造成了不应有的环境污染。
我国农业生产经营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农业发展目标从初期的“高产”到90年代的“一优双高”,再到目前的“、高产、、生态、安全”,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在农业上持续、和谐发展和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首要任务就是在保持农业生产率稳定增长的同时,提高食物生产和保障产品安全;合理和永续利用土地、水、生物等自然资源,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在保障农产品数量供给的基础上,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已成为中国农业进入新发展阶段的一项战略任务。
新型肥料的生产与中国生态农业、有机农业、农业的发展方向一致,在提高农业生产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2.4满足当前市场复混肥需求的需要
近年来,随着我国全民整体生活质量的不断提升,老百姓对现代农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个大背景下,复混肥料成为农业新宠,一批走在农业发展的农资企业在摸索中前行,复混肥料生产企业以“绿色、有机、生态”为目标,掀起了新的发展浪潮。我国正在经历着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
因此,农业化肥的生产量和施用量不断增长,但传统化肥利用率较低,并且化肥在提高农作物品质方面受到一定局限,因此,复混肥料成为许多企业推广的产品。
项目公司开发的新型复混肥产品将为我国的新型肥料产业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同时也为我国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作出必要贡献。
新厂建成后,将引进国内为的年产15万吨复混肥料生产线。采用国内为的新型生产技术、应用数字化管理、快速提升企业素质、开发可持续发展的拳头产品、扩大企业生产规模以参与国内国际市场的强烈竞争,不断更新工艺技术,以便不断适应市场需求,满足市场需要。
三、企业市场竞争态势分析
传统肥料在上世纪为中国农业的发展做出了的贡献,但是其引发的环境危害也是不容忽视的。要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有环保、节约的新型肥料出现,因此,有机肥、叶面肥等肥料不断涌现,一场肥料改革正在悄然上演。但是,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否实现要看新型肥料的推广是否成功。
在目前,传统肥料引发的环境问题已不容忽视,一方面过度使用化肥污染了水源,造成了水体的富营养化,还引发了土壤酸化以及物理性质恶化;另一方面,化肥的不合理使用还使食品、饲料中有毒成分增加,化肥中的氮元素等进入大气后,增加了温室气体。
因此,作为新型肥料就有必要通过一定的措施来解决这些问题:能够直接或间接地为作物提供必需的营养成分;调节土壤酸碱度、改良土壤结构、改善土壤理化性质和生物学性质;调节或改善作物的生长机制;改善肥料品质和性质或能提高肥料的利用率。要做到这些,就需要根据作物对肥料的需求和土壤中的养分结构来进行合理施肥,要求肥料的生产不断细化,农民进行作物施肥的时候也需要对土壤中的养分结构有所了解,从而缺什么施什么、缺多少施多少。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研究员黄鸿翔认为,肥料是一种专有性很强的产品,肥料是未来发展方向。
中国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林葆说,在目前,对于新型肥料还很难有一个明确的界定,但是新型肥料的发展主要是向提高肥效和肥料利用率方向发展,而且一定要将成本降下来,否则让农民增加的投入比所增加的产出还要高,即使再环保也是难以推广起来的,另外肥料的使用方法还要符合中国的国情。液态肥在中国也被作为肥料发展的方向,但是由于中国户均耕地面积太小,一直难以发展;长效也是肥料发展的方向,缓/控释肥就应运而生了,但是由于其成本过高,在世界范围也只能占到肥料总量的千分之五,还不足以取代传统肥料。如果能够通过一种新的思路真正将成本降下来、又能起到长效,这样的肥料才有可能替代传统肥料。
复混肥是指氮、磷、钾三种养分中至少含有其中两种养分的肥料。按制造方法,基本上可以将其划分为3类,即用化学合成方法制得的化成复合肥、用机械造粒等方法制得的配成复混肥和临时掺混而成的掺混肥。由低浓度单质肥为主向高浓度复混肥为主的方向演变,是当今世界化肥发展的必然趋势。
复混肥料的生产应用也是当前及今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更是绿色生态农业、板结,土壤有益微生物活动受到限制,并逐步减少,土壤结构遭到破坏,氮元素大量流失,硝酸盐残留量增加,环境污染日趋严重。为此,合理控制化肥用量,提高有机肥料的使用比例,已成为当前广大肥料工作者及农业生产领域中的一个迫切解决的问题。鉴此原因,当复混肥料试制成功并投入生产以后,得到了广大农户的大力支持和认可,应用范围也逐渐扩大。目前复混肥料生产已遍及全国各地,产品的种类呈现多样化,各种养分比例、各种含量的复混肥料已在全国农村广泛应用,应用作物已涉及到粮、棉、油、麻、蔬菜等多种作物,并取得了良好的增产增收效果。复混肥料正在为农业可持续发展发挥更大的作用,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三、建设条件和厂址选择
一、拟建地点的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分析
出品单位:中投信德产业研究中心
订购电话:010-5278-5534
24小时联系电话:186 0072 8890
联系人:杨刚(来电优惠)
网络联系:
查看全部介绍
网站地图